7月23日,据广东省水利厅消息,截至2025年6月底,广东已累计建成碧道7665公里,今年建成碧道456.4公里,建设进度已完成年度任务的76%。这些碧道被称为“绿色动脉”,它们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,还催生出蓬勃的绿色水经济,持续输送着生态红利。相关情况如下:生态环境显著改善:根据2024年底第三方总结评估,全省累计建成碧道7209公里时,碧道建成后水质优良河段长度明显增加,水质优于Ⅲ类(含Ⅲ类)河长4738.9公里,Ⅴ类和劣Ⅴ类河段长度减少827.2公里,生态流量(水位)得到有效保障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:生态蝶变之下,绿色水经济蓬勃兴起。截至2024年底,16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.3亿元,其中撬动社会资本投资33.2亿元,占比近90.0%,累计吸引游客3500万人次,实现运营收入11.7亿元。例如2024年,某水库地区吸引了近100万游客,带动周边消费突破8000万元,国际龙舟邀请赛、全国露营大会等活动轮番上演,“文旅+教育+康养”的融合业态让水库资源既守住了生态本底,又赚足了“生态红利”。水饮料产业产值可观:农夫山泉、华润怡宝等行业龙头齐聚广东,8.3平方公里的水饮料产业园里,瓶装水、功能饮料生产线高速运转。2024年,该产业园不仅实现3.8亿元运营收入,更带动40家水饮料及食品规上工业企业创下92.9亿元产值。乡村振兴成效显著:依托大沙河水库的优质水源和环湖碧道,当地将有机茶与乡村旅游巧妙融合,“大沙优品”公共品牌带动3000多户茶农增收。目前,广东全省范围内已谋划超1000亿总投资的水经济新业态项目储备,从单一的水利基础设施到多元的生态经济,绿色水经济正不断延伸着生态产品的价值边界。
|
|